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,粉碎率过高不仅影响饲料品质,还会增加加工成本。通过抽检,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饲料的粉碎率,但无法了解各个工序产生粉碎的原因。因此,建议饲料生产企业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,并同步落实防控措施。

一、饲料配方
由于饲料配方不同,加工难度也存在差异。例如,粗蛋白和脂肪含量低的饲料更容易制粒加工,而含量高的饲料不易成型,颗粒较松散,粉碎率较高。因此,在综合考虑饲料制粒时,配方是前提,应尽可能考虑加工难度,以保证整体质量。作为鸿阳饲料机械的客户,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饲料配方,提升您的产能,改善饲料品质。
2、破碎工段

原料粉碎粒度越小,物料的表面积越大,制粒时粘附性越好,制粒质量越高。但过小会直接破坏营养成分。根据综合质量要求和成本控制,选择不同的物料粉碎粒度至关重要。建议:畜禽饲料制粒前,粉料粒度至少为16目;水产饲料制粒前,粉料粒度至少为40目。
3、造粒工段

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、调质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对制粒质量有显著影响,尤其过低会使饲料颗粒制粒不紧密,颗粒破损率和粉化率增加。建议:调质时水分含量控制在15-17%之间。温度:70-90℃(进汽压力应降低至220-500kpa,进汽温度控制在115-125℃左右)。
四、冷却段

物料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过长,会造成颗粒爆裂,造成进料表面不规则且易破碎,从而增加粉化率。因此,必须选择可靠的冷却设备,使颗粒均匀冷却。
5、 放映环节
分级筛料层过厚或分布不均匀,会造成筛分不彻底,造成成品中粉料含量升高。冷却器快速卸料易造成分级筛层过厚,应注意防止。
6、包装工段
成品包装过程应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进行,成品仓库至少存放1/3的成品后才开始包装,以避免饲料从高处落下造成成品中粉状物增加。
发布时间:2023年10月24日